中水回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浓盐水,因含盐量与污染物浓度较高,需采用科学方式处理以规避环境风险。目前行业内已形成多种成熟处理方案,可根据水质特性与应用场景灵活选择。

资源化利用是主流方向之一。通过膜分离等工艺进一步浓缩,提取盐类物质作为工业原料,实现资源回收的同时减少排放量。部分高纯度浓盐水经处理后,还可用于道路融雪、工业冷却等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场景,拓展水资源利用维度。
达标排放是基础要求。对于不具备资源化条件的情况,需通过蒸发结晶、生物处理等技术降低污染物含量,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当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自然水体或市政管网。处理过程中需重点控制盐度与重金属含量,避免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。
因地制宜的处理策略尤为重要。在缺水地区可优先考虑回用与资源化,在沿海区域则可结合海水稀释等方式降低处理难度。此外,优化中水回用设备运行参数,从源头减少浓盐水产生量,也是降低处理成本的有效手段,形成“减量+处理+回用”的完整闭环。